84岁殷承宗:从天安门练琴到卡内基独奏,《黄河》一曲伴一生
1953年,厦门鼓浪屿的教堂里,一个12岁的男孩偷偷摸响了管风琴的琴键,那浑厚的音色让他着了魔;1967年,北京天安门广场,26岁的他带着钢琴露天演出,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围观看热闹,到后来两千人齐声喝彩;2020年,79岁的他仍每天练琴5小时,指尖流淌的《黄河》
1953年,厦门鼓浪屿的教堂里,一个12岁的男孩偷偷摸响了管风琴的琴键,那浑厚的音色让他着了魔;1967年,北京天安门广场,26岁的他带着钢琴露天演出,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围观看热闹,到后来两千人齐声喝彩;2020年,79岁的他仍每天练琴5小时,指尖流淌的《黄河》
穿越时空的澎湃之声,在八闽大地恢宏唱响。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黄河》,9月26日晚在福建大剧院举行。周祖翼、赵龙、滕佳材等省领导出席,与榕城各界群众代表共同观看演出,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切缅怀英烈的不朽功
赵树义,1965年生,山西长子人,现居太原。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主席团成员、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山西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虫洞》《虫齿》《灰烬》《远远的漂泊里》《折叠的时空》《经络山河》等,《虫洞》获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散文奖,《失忆者》
9月12日晚,四川交响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四川交响乐团“天府四川·乐之土地2025-2026乐季”第二场音乐会——《黄河》交响合唱音乐会在此上演。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文化范畴在地理上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常义的黄河流域,即当代黄河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它们构成了黄河文化的基本盘。然而,黄河的变迁史为其文化版图添上了更为广阔的注脚。自公元前602年至公
黑白琴键敲击出黄河的澎湃力量,9月3日晚,在四行仓库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会上,宋思衡与上海爱乐乐团和指挥家张亮携手演绎了《黄河》钢琴协奏曲。
该剧以奔腾不息的黄河气魄为载体,以中华儿女的血肉之情为精神寄托,通过极具意象化的艺术表达,生动再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与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深情讴歌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9月1日晚,重庆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响音乐会在重庆大剧院举行。音乐会以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震撼全场。
9月1日,重庆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响音乐会将在重庆大剧院举行,著名钢琴家郎朗将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他表示,这是近7年来他第一次有机会演奏《黄河》全曲,感谢重庆这场音乐会。
当161.6米长的艺术长卷在美术馆空间徐徐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就此展开。近日,“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启幕,艺术家王克举历时四年创作的黄河主题巨制整体亮相,通过多维艺术形态构建起一条流动的精神长河,全方位展现黄河的壮美与文化底
“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东楼展区一层和三层展厅同时展出,一层展出王克举161米油画长卷《黄河》,三层则呈现黄河综合装置艺术、素描与色彩手稿以及黄河沿岸独幅纸本和油画精品,这些作品和资料共同构成了对黄河面貌的全景呈现。
黄河,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滋养着辽阔的华夏大地,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和持久动力。古往今来,以“黄河”为题材,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和美术作品。
在珠江粼粼波光的映照下,在南海湿润海风的吹拂中,黄河的雄浑气魄跨越千里,以激昂的交响旋律在岭南大地激荡回响。2025年5月9日至11日,山西省交响乐团携原创交响套曲《黄河》,于广州星海音乐厅、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接连奏响,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广东巡演。